家住台北,在新竹上班的我,交通時間和金錢常就像天平的兩端,在我心裡秤啊秤的...而我的通勤方式也隨著油價、景氣與高鐵統聯的折扣,不停地做調整,以期在這經濟不景氣的日子裡,將每一分錢都花的壯烈有價值.之前因為油價的高漲與高鐵的折扣, 讓我慢慢減少開車通勤的次數, 而迷上高鐵的經濟方便,尤其是高鐵的自由座車廂,不但購票方便、價格實惠(72折的優惠) , 乘車時間也很彈性(可搭乘當日任一班次),那段日子,讓我每遇到通勤的朋友,都不得不用力地推薦高鐵.自由座的好處,讓當時許多通勤的同事們也都開始依賴高鐵.
那時搭過高鐵的朋友, 或許都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 自由座常人滿為患, 對號座卻乏人問津. 仔細想想,或許也有其中的道理.自由座比對號座便宜不少, 對短程的乘客而言, 運氣好的話有位置坐, 就算沒位置坐,站個30分鐘也無妨;而對長程的乘客而言,通常是起點就上車了, 能在自由座找到位置的機會更高, 當然就更不願意買對號座的票了.
也不知是為了解決對號座乏人問津的狀況,還是為了減少高鐵的虧損,自由座的票價從72折變成了93折,雖配合上雙色優惠,但優惠時段卻與通勤族上下班時間無緣,讓我不得不重新評估搭乘高鐵通勤的可行性,畢竟上班所賺來的錢, 不能都花在交通上啊~ 相較之下, 統聯的優惠就平易近人多了,我只好又投入統聯的通勤行列.
雖說高鐵公司後來因為注意到連自由座都空蕩蕩, 才又開始拉低折扣 , 試圖拉回客源. 但令人摸不著頭緒的是在端午節, 清明節與母親節時,卻又全面取消自由座車廂, 改為對號座, 此舉雖然不減返鄉過節的乘客數量,卻造成售票口前大排長龍,完全沒有考慮到高載量時售票的速度可能造成的問題,讓許多乘客可能身陷購票隊伍而來不及搭上原本預計搭乘的班次.這不禁讓我懷念起之前在高鐵站前有個專用現金購買自由座票的窗口,每個旅客的購票時間只需不到一分鐘,就算9:05抵達高鐵站,還是可以悠閒地購票並搭上9:10的高鐵,這才叫做高速啊~
身為小市民, 最能感受到政策的變化, 我常懷疑高鐵的折扣政策都從何而來,
如果決策者本身並沒有搭乘的需求,也未到現場實際地了解乘客的感受,光靠五花八門的折扣政策, 真的能達成提高營利與便利民眾雙贏的局面嗎?
小市民我倒是有幾個想法, 以不斷的調整折扣來測試民眾的搭乘意願, 還不如擁有固定的客源,
通勤月票就是個不錯的方式,多增設購票機以容納高載客量, 也能有實際的便民效益,
設計出一套更有用而且簡單的折扣系統,讓大家都自然而然地養成搭高鐵的習慣,不需要在報章雜誌上砸重金買廣告,口耳相傳的好評,讓乘客量增加,才能讓高鐵公司轉虧為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